登录 1秒注册

搜索
站长论坛»主页 首页 疾病科普 >夏季防食脑虫,这些游泳防护措施和就医要点要记牢!
查看: 9
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 夏季防食脑虫,这些游泳防护措施和就医要点要记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沙包(7级)
 楼主|26 分钟前 |   使用道具 举报 只看此人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夏季防食脑虫,夏季这些游泳防护措施和就医要点要记牢!防食防护

作者:张熙2025-07-01 09:30:01阅读时长3分钟1109字感染科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食脑虫夏季游泳防护食脑虫感染途径食脑虫防控措施持续高热剧烈头痛鼻夹使用正规泳池免疫系统反应重症监护抗阿米巴药物神经系统后遗症高危人群儿童免疫力

近期,脑虫贵州一位家长苗女士在网上记录了6岁女儿小丁的游泳就医经历,引起广泛关注。措施原来,和医小丁在海南旅游回家后持续高烧十余日,点记辗转多家医院,夏季最终确诊感染了俗称“食脑虫”的防食防护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Naegleria fowleri),引发了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脑虫如今,游泳小丁已转入重症监护室,措施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和医诊断显示她患有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点记还出现了持续癫痫、夏季中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肺炎等症状,情况十分危急。经媒体报道后,大家对这个罕见又凶险的“食脑虫”高度关注,专家也提醒要加强防范意识。

食脑虫:隐蔽、易混、难治又陌生的健康杀手

食脑虫感染途径很隐蔽,它会通过鼻腔黏膜进入人体,然后随血液侵袭大脑。像小丁在海南海边游泳,很可能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呛水让污水进入鼻腔,导致了感染。而且它的临床症状容易和普通感冒或流感混淆,早期会有发热、头痛、恶心等症状,但病情发展特别快,72小时内就可能恶化为脑膜炎,引发颅内压升高、意识障碍甚至死亡。目前,针对食脑虫还没有特效药,临床大多采用抗阿米巴药物联合治疗,可死亡率高达95%以上,就算有幸存活,也常留下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另外,食脑虫感染案例非常罕见,全球每年也就数十例,很多人对它的传播途径和危害了解甚少,防范意识很薄弱。

对抗食脑虫,这些防控措施要记牢

个人防护方面,夏季尽量避免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天然水域游泳或戏水,尤其要防止污水进入鼻腔。游泳时可以使用鼻夹,也别在水位过深的地方潜水或跳水。选择游泳场所时,要去正规消毒的泳池,远离未经检测的温泉、水库等开放水域。特别是在洪水或雨水过后,这些水体中可能会滋生大量病原体。如果接触过有风险的水域后,出现了持续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要马上就医,并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的暴露史,争取能在早期就诊断出来。医疗机构也应该加强食脑虫感染的检测能力,建立快速诊断流程,推动多学科协作救治机制,提高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揭秘食脑虫:特性、感染机制与高危人群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虫是一种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广泛存在于温暖水域中。它以变形虫形态侵袭宿主细胞,在脑组织内快速增殖形成脓肿。它的细胞壁结构特殊,常规抗生素很难穿透,这也是治疗困难的原因之一。食脑虫从鼻腔入侵到脑部感染只需要几个小时,之后会引发免疫系统过度反应,造成脑组织广泛炎症和坏死。就像小丁持续癫痫,就是脑部神经功能受损的直接表现。儿童因为鼻腔较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完全,更容易感染食脑虫。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糖尿病患者,感染的风险也更高。通过案例对比能发现,儿童和免疫力低下人群的感染概率明显比其他人要高。 尽管食脑虫感染是非常罕见的案例,但它的致命性和隐蔽性提醒我们,要提升对新型病原体的防范意识。社区可以开展健康教育,普及食脑虫感染风险知识,科研机构也应加强相关疫苗与药物的研发。我们每个人都要主动避免高风险行为,出现可疑症状时保持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降低潜在的健康威胁。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1秒注册

站长论坛积分规则

辽ICP备17256053号-2|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站长论坛

GMT+8, 2025-08-29 , Processed in 0.295106 second(s), 188 queries .

Powered by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本站长论坛立场!

返回顶部